分享

加计抵减额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5%(或15%)计提的。计算公式如下:
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=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×5%(或15%);
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=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+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-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(也就是“上期结转”+“当期计提”-“当期调减的”);
注:按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,也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;如果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做了进项税额转出,需要在转出当期,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哦~
小贴士: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集成电路企业(15%)、先进工业母机产品(15%),先进制造业企业(5%)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享受规定比例的加计抵减。

加计抵减额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5%(或15%)计提的。计算公式如下:
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=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×5%(或15%);
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=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+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-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(也就是“上期结转”+“当期计提”-“当期调减的”);
注:按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,也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;如果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做了进项税额转出,需要在转出当期,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哦~
小贴士: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集成电路企业(15%)、先进工业母机产品(15%),先进制造业企业(5%)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享受规定比例的加计抵减。

加计抵减额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5%(或15%)计提的。计算公式如下:
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=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×5%(或15%);
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=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+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-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(也就是“上期结转”+“当期计提”-“当期调减的”);
注:按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,也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;如果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做了进项税额转出,需要在转出当期,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哦~
小贴士: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集成电路企业(15%)、先进工业母机产品(15%),先进制造业企业(5%)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享受规定比例的加计抵减。

加计抵减额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5%(或15%)计提的。计算公式如下:
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=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×5%(或15%);
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=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+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-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(也就是“上期结转”+“当期计提”-“当期调减的”);
注:按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,也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;如果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做了进项税额转出,需要在转出当期,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哦~
小贴士: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集成电路企业(15%)、先进工业母机产品(15%),先进制造业企业(5%)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享受规定比例的加计抵减。

加计抵减额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5%(或15%)计提的。计算公式如下:
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=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×5%(或15%);
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=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+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-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(也就是“上期结转”+“当期计提”-“当期调减的”);
注:按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,也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;如果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做了进项税额转出,需要在转出当期,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哦~
小贴士: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集成电路企业(15%)、先进工业母机产品(15%),先进制造业企业(5%)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享受规定比例的加计抵减。

加计抵减额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5%(或15%)计提的。计算公式如下:
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=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×5%(或15%);
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=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+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-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(也就是“上期结转”+“当期计提”-“当期调减的”);
注:按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,也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;如果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做了进项税额转出,需要在转出当期,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哦~
小贴士: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集成电路企业(15%)、先进工业母机产品(15%),先进制造业企业(5%)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享受规定比例的加计抵减。